近日,全球轮胎巨头固特异发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及上半年财务报告,揭示了公司正面临严峻的经营挑战。尽管报表上净利润因资产出售而大幅增长,但其核心业务的持续亏损和全球市场的结构性下滑,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。
核心数据:由盈转亏,增长依赖一次性收益
财务报告显示,固特异2025年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45亿美元,同比下降2%;轮胎销量为3790万条。其净利润为2.54亿美元,看似亮眼,但这主要得益于出售非公路轮胎(OTR)业务和邓禄普品牌带来的6.45亿美元一次性预估收益。
剔除这一特殊因素,公司调整后净亏损高达4800万美元,与去年同期4800万美元的净利润相比,实现了由盈转亏的逆转。上半年情况同样严峻,调整后净亏损为5900万美元,而去年同期为盈利6500万美元。这表明,固特异的轮胎主业已失去盈利能力。
全球市场:亚太领跌,美洲、EMEA同步承压
固特异的业绩下滑是全球性的,其中亚太地区表现尤为疲软。
亚太市场: 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4.59亿美元,同比暴跌22.7%;轮胎销量下降15.6%。固特异将原因归结为两点:一是工程机械轮胎业务剥离的直接冲击;二是中国市场的结构性困境。在中国,替换市场因需求疲软和公司主动削减低利润业务而下降18.2%;配套市场则因国际车企客户份额被本土新能源品牌挤压,销量下滑13.0%。
美洲市场: 作为其传统优势区域,第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骤减1亿美元至1.41亿美元,利润率从8.9%收缩至5.3%。主要受原材料成本上涨、通胀压力及替换胎需求疲软影响。
欧洲、中东及非洲(EMEA)市场: 该地区报告营业亏损2500万美元。尽管通过价格策略和车队业务实现了销售额增长,但高成本和库存调整问题依然突出。
应对策略:全球关厂裁员,战略转向“价值竞争”
面对持续的压力,固特异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其“固特异前进”转型计划,核心是“瘦身”与“聚焦”。
大规模剥离与关厂: 公司已明确出售OTR和邓禄普等非核心品牌。同时,在全球范围内启动了工厂关闭计划,涉及美国、德国、南非、马来西亚的5家工厂,其中德国富尔达和哈瑙工厂的关闭已导致上千名工人失业,并引发了欧盟层面的就业援助。这些举措旨在优化过剩产能,降低运营成本。
市场与产品聚焦: 固特异正将重心从利润微薄的商用车轮胎,转向更具盈利潜力的乘用车市场,尤其是高端和新能源汽车领域。在中国市场,公司通过推出最高降幅达445元/条的“价格+补贴”组合拳来刺激销量,但这被外界视为其高端价格防线失守的信号。同时,公司也试图通过推出含70%可持续材料的碳中和轮胎、引入越野品牌米奇汤普森、发布高性能鹰驰F1系列产品等方式,深耕高价值细分市场,以技术驱动和品牌溢价寻求突破。
行业缩影:从“规模扩张”到“价值竞争”
固特异的困境并非个例,而是全球轮胎行业深刻变革的一个缩影。首席执行官马克·斯图尔特在投资者电话会议上坦言,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和低成本进口产品的涌入是主要挑战。分析指出,国际轮胎巨头正普遍从过去的“规模扩张”模式,转向“价值竞争”模式。在成本控制上难以匹敌本土企业的背景下,通过出售资产、关厂裁员来“断臂求生”,并集中资源于高技术、高附加值领域,已成为它们应对市场洗牌的共同选择。固特异的未来,将取决于其转型计划能否有效止血,并在新的竞争格局中成功重塑其核心竞争力。
突发!浦林成山泰国工厂被勒令关停!
赛轮完成重大收购!
每人补偿25万!普利司通再裁员
轮胎大项目落户河南!
利润暴跌!米其林、普利司通、固特异扛不住了!
重磅!赛轮2.65亿收购普利司通沈阳工厂
赛轮进前十!玲珑、森麒麟、正新、贵州、三角……齐登全球榜单!
中策橡胶人事大变!47岁俞媛静入主董事会!
别再迷信米其林!这10款国产轮胎性价比炸裂,闭眼入不踩雷!
最实用轮胎知识,买轮胎必懂
]article_adlist-->富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